新闻来源: 华夏源免疫细胞存储
发布时间: 2024/05/31
观看人数: 118
返回列表
你今天吃早餐了吗?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营养学会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吃早餐情况不容乐观:工作日有18.4%的人不能每天吃早餐,周末有29.7%的人不能每天吃早餐。
长期不吃早餐,会对身体有哪些影响呢?不吃早餐会得胆结石,不吃早餐会变胖,不吃早餐会得胃病……诸如此类的劝诫,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01 《Cell》子刊:不吃早餐损害免疫系统,心血管疾病以及全因死亡风险增加!
2023年,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和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在 Cell 子刊《Immunity》上发表了题为:Monocytes re-enter the bone marrow during fasting and alter the host response to infection 的研究论文。
这项在小鼠模型上进行的关于禁食早餐的研究表明,不吃早餐可能会损害免疫系统,不利于抵抗感染,并可能导致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
研究人员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吃早餐是如何影响免疫系统的,对两组小鼠进行了实验,一组在醒来后立即吃早餐,另一组不吃早餐,并在小鼠醒来时、4小时后、8小时后采集了两组的血液样本。
血液检测结果显示,在刚醒来时,所有小鼠都有相同数量的单核细胞。但4小时后,不吃早餐小鼠90%的单核细胞从血液中消失了,8小时后,这一数字进一步下降。而吃早餐组小鼠的单核细胞则不受影响。
注:单核细胞是骨髓中产生的白细胞,在体内随血液流动,在对抗感染、心脏病和癌症等方面发挥着许多关键作用。
研究团队继续让小鼠禁食24小时后,重新喂食发现原本回到骨髓中的单核细胞在几小时内激增回到血液中。这种激增导致炎症水平升高,使身体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
另外,不吃早餐还与心血管疾病以及全因死亡风险等有关。
近期,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的研究人员在“Food & Function ”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显示,规律吃早餐或可以延长寿命,与定期吃早餐相比,不吃早餐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7%,与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28%,与癌症死亡风险增加34%相关。
02 早餐如何“吃”,才能降低患病风险?时间和食材都大有讲究!
吃早餐听起来很简单,但很多人都没吃对!清粥小菜,高钠缺营养;油条烧饼,油脂高营养少;面包牛奶,油和糖都不少;牛奶鸡蛋,高蛋白缺碳水;饼干零食, 高糖高油高热量……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刘言曾在刊文中介绍,无论早餐选择何种食物,都可以遵循一个搭配原则:碳水(杂粮、米面)+液体类蛋白(牛奶、豆浆、酸奶)+固体类蛋白(鸡蛋、牛肉、豆干、豆腐)+新鲜蔬果。
总体来说,就是饮食均衡多样,忌单一油腻!
不仅吃对食物很重要,早餐时间也有讲究!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早餐不仅要吃,更要趁早吃!
发表在《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与习惯性早晨8点之前吃早餐的参与者相比,9点之后才吃早餐的参与者罹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高出59%。
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早上8点之前吃完早饭和晚上8点之前吃完晚饭,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而在早上9点之后吃早饭和晚上9点之后吃最后一餐,与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关。
研究证明,7~8点吃早餐最合适,因为这时人的食欲最旺盛!
正确吃饭,才能保证身体营养充足,才能有较强的抵抗力,才能降低各种疾病风险,而三餐不规律,长期营养不均,则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免疫力,是指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异细胞的能力。
在正常人的一生中,免疫力其实是有高低起伏的,自20岁达到顶峰后,免疫力就在走下坡路,到40岁前后,由于免疫细胞多样性的“滑坡”,人体患病概率大幅提升,而到70岁时,人体内更是只有约1成免疫细胞在正常工作。
趁着年轻时采集自身优质健康的免疫细胞,将其冻存在-196℃低温环境下,使细胞处于休眠状态,细胞将不再生长、老化,长久并完整保存免疫细胞在活率、活性、细胞生物学功能,等到年老易生病时回输,为身体注入新生力量,抵抗疾病,成为很多人守护健康的选择。
年轻健康的“细胞种子”存储起来,不仅前沿且安全,还能抗衰防癌防疾病!存储免疫细胞,存储“健康”!